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教育集團誠邀英才
2025-11-18 11:26
誠邀精英人才
共筑教育夢想
給夢想一個機會,從這里起航!
來到理工附中,你將擁有的不僅是一份工作,更是一種值得期待的生活。我們為你提供:
廣闊的發展平臺
助力專業成長,提供持續進修與晉升機會,實現教育理想與職業發展的雙豐收。
北京戶口與事業編制
根據北京市關于非京畢業生引進的相關流程和要求解決北京戶口。享受完善的福利保障,生活更安心。
全面關懷與保障
五險一金全覆蓋
年度健康體檢
工會暖心福利
教師公寓提供居住便利
子女優質教育支持
節日慰問與補助
宜居宜教的環境
現代化的校園綠樹環繞,猶如天然氧吧;食堂美食多樣,讓每一天都充滿活力與滋味。
招募崗位
教師崗
1. 初中、高中各學段全科優秀教師;
2. 競賽教師(數學、物理、生物、化學等)
行政崗
1. 國際交流中心職員
任職條件
人才引進
1. 重點引進特級教師、省級學科帶頭人、競賽教練;
2. 獲得過省級以上榮譽稱號者。
在職調動
1. 京內(外)公立?;蛎褶k校優秀教師,教學經驗豐富,全職到崗;
2. 獲得過市(區)級學科帶頭人或骨干教師等榮譽稱號者優先;
3. 具備良好的崗位勝任力,有敬業精神;
4. 具有過硬的學科基本技能與良好的專業素養。
競賽教師
1. 具有全國學科聯賽經驗者優先;
2. 曾榮獲競賽獎項的應屆畢業生(數學、物理、生物、化學等)優先。
應屆畢業生
1. 2026屆相關學科碩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;
2. 熱愛教育事業,身心健康,品行端正;
3. 黨員、優秀學生干部優先;
4. 具備良好的崗位勝任力,有敬業精神;
5. 能夠配合學科完成課程以外其他學科活動。
實習教師(長期招募)
1. 2027屆相關學科優秀碩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;
2. 熱愛教育事業,身心健康,品行端正;
3. 具備良好的崗位勝任力,有敬業精神;
4. 全職實習,至少保證實習一學期;
5. 中共黨員、在校優秀學生干部優先;
6. 有指導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取得優異成績者優先考慮;
7. 能夠配合學科完成課程以外其他學科活動。
國際交流中心職員
1. 熱愛教育事業,身心健康,品行端正;
2. 具備良好的國際視野,團結協作意識,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;
3. 有較強的英語口譯能力,中文寫作能力和辦公軟件使用能力;
4. 碩士及以上學歷,有國際交流工作經驗者優先;
5. 有教師資格證;
如有外語等級證書,獲獎榮譽,請附在簡歷之后。
注:以上崗位需求和任職條件將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進行調整。
投遞方式
1郵箱投遞
郵箱:bjlgfz@126.com (此郵箱為招聘專用郵箱,非入學郵箱)
郵件命名:郵件名稱與個人簡歷名稱統一命名
學科-(調動/外聘/引進)-姓名-榮譽稱號-職稱-在職學校
學科-(應屆碩士/博士/博士后/實習生)-姓名-生源地-專業-(畢業院校/出站時間)
2掃碼投遞
掃碼投遞地址為:
https://www.wenjuan.com/s/UZBZJvCUqA/#

郵箱投遞或掃碼投遞選擇其一即可,
請勿重復投遞簡歷。
聯系方式
咨詢電話
010-53205749 楊老師
010-53205289 阮老師
010-53205748 孟老師
010-53205288 張老師
聯系地址
北京市海淀區車道溝東路1號
學校簡介
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創建于1950年,作為一所有著75年辦學歷史的北京市示范高中校,學校始終秉承“心系祖國,與時俱進;艱苦奮斗,持續創新”的文化傳統,在歷史傳承與時代創新中譜寫著基礎教育的華彩樂章。從最初“培養工農成為近代科學技術的高級干部”,到如今發展成為集高中、初中、小學于一體的“一校八址“十二年貫通培養的教育集團,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,教育內涵持續深化,形成了"人文奠基 理工見長"的鮮明辦學特色。
在育人理念上,學校以“厚德 積學 沉毅 篤行”為校訓,致力于讓每個孩子成為未來世界的問題解決者,著力培養具有“厚德 明理 弘毅 精工”特質的杰出中國人。
75年來,學校育人成果豐碩,先后榮獲國家級“教改實驗區首批基地校”、首批“海淀區科學與技術高中”、首批“海淀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校”等稱號,并成為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集團課程創新實驗首批實驗集團。學校擁有四個“北京市高水平學生社團”(金鵬科技團、金帆行進管樂團、男子棒球金奧運動隊及男子排球金奧運動隊),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屢創佳績,展現了全面發展的育人成效。
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、專業化的教師團隊,他們教育理念先進,治學嚴謹,敬業愛生,博學善導。目前,在學校教師隊伍中已有全國模范教師1人、特級教師18人、正高級教師21人、北京市骨干教師21人、北京市骨干班主任4人、海淀區骨干教師68人、海淀區學科帶頭人及其他帶頭人81人,以及博士(博士后)22人。
為進一步拓展教育資源,學校長期聘請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教授學者組成專家導師團,形成了集團校區內教師共同體、市區內學習共同體和市區外學校建設共同體。
在教師專業成長方面,學校建立了完善的培養體系。通過“青藍工程”及“五個一”系列培訓,助力新教師邁好職業第一步,快速勝任崗位要求,夯實專業成長基礎。同時,學校構建了“分層·進階·貫通”的梯隊培養模式,支持教師實現從“新任教師”到“經驗型教師”,再到“骨干教師”“專家型教師”,最終邁向“教育家型卓越教師”的持續進階與全面發展。
半月講壇溫馨提示:信息均轉載自官方網站,僅供參考,不構成相關服務。其最終解釋權歸相關單位所有,如對信息有疑問,請直接與相關單位聯系。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,我司不承擔此類稿件其他行為的連帶責任,如有侵權或需刪除請聯系我們。因此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!







